广东汕头渔光互补400MW
广东汕头潮南陇田 400MW 渔光互补光伏电站,是粤东地区新能源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该电站位于汕头市潮南区陇田镇和井都镇,总用地约 7000 亩。从空中俯瞰,波光粼粼的养殖塘上,一组组光伏电板鳞次栉比、熠熠生辉,宛如一片蓝色的海洋。该项目由汕头市恒鹏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亚洲单体连片规模最大的淡水渔光互补一体化项目。
浙江衢州东鹏饮料9.020MW
衢州华控智慧能源有限公司东鹏维他命饮料 9020kwp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是新能源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典型实践。该项目依托东鹏维他命饮料的厂区空间资源,在厂房屋顶、停车场等区域铺设光伏组件,总装机容量达 9020kwp,形成了 “就地发电、就近消纳” 的分布式能源模式。项目采用高效单晶硅光伏组件,搭配智能逆变器和监控系统,既能确保发电效率稳定,又可实现对发电量、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与调控。所发电量优先满足厂区生产、办公用电需求,多余电力则并入电网,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用电成本,提升了能源自给率。
江西吉安地面电站20MW
江西省安福县甘洛乡大郭家并网光伏电站,是一座具有重要意义的新能源发电项目。该电站由香港协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兴建,装机容量为 20 兆瓦,占地面积广阔,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山地资源。从外观上看,一排排整齐的单晶硅光伏组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犹如一片蓝色的海洋,沿着山地的起伏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些光伏组件采用水平固定支架安装,与地面保持着一定的角度,能够最大程度地接收阳光照射,提高发电效率。
广东清远阳山县青莲镇4.42MW
广东清远阳山县青莲镇 4.42MW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是当地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实践,充分结合了地域资源禀赋与政策导向。该项目位于青莲镇境内,地处连江与岭背河交汇处,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总日照数达 1560-1580 小时,为光伏开发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8。项目采用分布式布局,利用农房屋顶、公共建筑等闲置空间安装光伏组件,总装机容量达 4.42MW,通过 “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模式实现能源高效利用。作为清远市 “光伏 + 建筑” 应用试点的组成部分,该项目响应了广东省碳普惠政策,通过备案可获得核证减排量,助力区域碳达峰目标。例如,项目业主可通过省碳普惠减排量注册登记系统获取碳信用,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技术层面,项目选用高效单晶硅组件及组串式逆变器,结合智能监测系统优化发电效率,预计年发电量约 450 万度,可满足约 1200 户家庭的年用电需求,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4300 吨。项目建设过程中注重与乡村振兴结合,通过 “板上发电、板下种植” 的农光互补模式,在光伏阵列下方发展农业种植,实现土地资源的立体化利用。同时,当地政府积极协调电网接入,优化审批流程,确保项目快速落地。截至 2025 年,青莲镇已有多个分布式光伏项目通过备案,如维拓新能源 752.41kW(二期 23 户)项目等,形成规模化发展态势。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推动了青莲镇能源结构转型,还为农户带来稳定的租金收益,助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未来,随着清远市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推进,青莲镇有望进一步扩大光伏应用规模,探索 “光伏 + 文旅” 等创新模式,成为粤北山区绿色低碳发展的示范样本。
江西吉安明月湖村900kW
在江西吉安,有一个如诗如画的村落 —— 明月湖村,这里不仅有着秀丽的自然风光,还在新能源发展领域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步伐。明月湖村紧紧抓住新能源发展的契机,积极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建成了装机容量达 900kW 的村级光伏电站。一排排整齐的光伏板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犹如一片蓝色的海洋,成为了村庄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些光伏板源源不断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每年可产生大量的绿色电力,不仅满足了村庄自身的用电需求,还将多余的电量并入电网,为周边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清洁、可持续的能源支持。该项目的实施,不仅为明月湖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使得村庄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和发展乡村产业,还极大地提升了村民们的环保意识。如今,明月湖村正借助这 900kW 的光伏电站,向着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稳步迈进,描绘着一幅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
广东深圳机场二期5MW
深圳机场二期 5MW 光伏发电项目是机场能源结构优化进程中的关键一环。该项目选址于深圳机场新货运站,在新货运站 B1 和 B3 屋顶上铺设光伏组件。项目规划装机容量 10MW,本次启动的 5MW 装机容量为其中重要部分。考虑到屋顶为轻型彩钢瓦,为降低屋顶荷载,项目采用无龙骨支架方案,通过压码将太阳能光伏组件连接在加大的暗扣式波板夹上,并固定于彩钢瓦波峰,依屋面角度有序铺设。面对现场高达 0.75KN/m² 的风压,工程师对波板夹进行拉拔测试,确保其抗拉拔力达到 200KG,满足安全使用标准。
广东清远阳山县杜步镇1MW
广东清远阳山县杜步镇 1MW 分布式光伏扶贫电站,坐落于许广高速东侧大路村,毗邻 35kV 大路边变电站 —— 这座为粤北山区 "充电续航" 的电力枢纽,为光伏电能的高效输送提供了坚实支撑。作为阳山县 "联村合站" 光伏扶贫模式的缩影,该电站于 2017 年 6 月并网发电,通过租赁村集体闲置屋顶与荒坡,将 1MW 光伏板化作 "阳光存折",每年为杜步镇 5 个行政村集体增收超 10 万元,直接带动 120 户贫困户年均增收 3200 元,创造了 "荒山不长草,发电助温饱" 的振兴样本。项目创新采用 "异地借光 + 精准分配" 机制:在土地资源紧张的杜步镇区,通过跨村流转大路村 15 亩低效园地建设电站,发电收益按各村贫困人口比例动态分配,破解了 "有光无地、有地无光" 的困局。技术层面选用当时先进的热浸镀锌支架与单晶组件,配合变电站智能配网系统,实现年均 110 万度发电量,相当于年减碳 1050 吨。更值得关注的是,电站运维优先聘用本地脱贫户,培育出 6 名持证光伏管护员,形成 "建设 - 运维 - 收益" 的闭环造血链。随着阳山 "光伏 + 建筑" 战略推进,杜步镇工业园 2023 年新增的联合精密 4.5MW 屋顶光伏项目,与早年的 1MW 扶贫电站形成 "工农互补":工业厂房的工商业光伏年省电费超 40 万元,反哺乡村公益;农宅屋顶的分布式电站则通过 "自发自用 + 余电上网",让农户年均增收 800 元。截至 2025 年,杜步镇域内光伏装机已达 6.8MW,覆盖 12 个行政村,昔日的风电重镇(旗山风电场年发电 1.1 亿度)正蝶变为 "风光互补" 的绿色能源走廊。这片毗邻高速的光伏矩阵,不仅是阳山 "百千万工程" 的微缩实践,更见证着粤北山区从 "输血式扶贫" 到 "造血式振兴" 的跨越 —— 当 1MW 的阳光穿透硅片,点亮的不仅是山村民居的灯火,更是乡村振兴的希望之光。
江西南昌五十铃光伏停车棚6.3MW
江西南昌五十铃光伏停车棚 6.3MW 项目,是这座制造业重镇里一道 “光影交织” 的绿色风景线。在南昌厂区的停车场区域,6.3MW 容量的光伏停车棚如连片的蓝色伞盖舒展,既为员工车辆和往来物流车遮挡南昌夏季的烈日与雨季的阵雨,又通过光伏板将充沛的阳光转化为清洁电力,实现 “停车遮阳 + 发电供电” 的高效协同。作为南昌汽车产业的重要一员,江西五十铃的生产车间、研发中心用电需求旺盛,光伏停车棚产生的电力直接接入厂区电网,为冲压、焊接等生产线设备及办公系统提供稳定能源,大幅降低企业用电成本。项目将南昌的光照资源与企业的空间资源精准匹配,让每一块光伏板都成为 “降碳利器”,每年减少的碳排放为南昌的生态环境贡献着企业力量。光伏停车棚与厂区的现代化厂房相映成趣,不仅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更成为南昌制造业 “绿色转型” 的鲜活注脚,为区域内企业践行低碳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广东广州南洋电缆2.55MW
广州南洋电缆厂的 2.55MW 产品,展现了卓越的技术与品质。从规格来看,它处于 2.5 - 630mm² 的区间,能够满足多样化的应用场景需求。广州南洋电缆厂隶属于广州南洋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实力强劲。其前身为设立于 1985 年的汕头南洋电缆厂,“NAN 南牌” 商标也源于同年,并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产品被国家质检总局评定为中国名牌产品。广州南洋电缆厂于 2001 年在广州开发区成立,是南洋股份(股票代码:002212)的核心全资子公司。2013 年,它吸收合并广东南洋超高压电缆有限公司,实缴注册资本高达 78760.4 万元,银行信用等级为 AAA 级,且连续多年被评为 “守合同重信用” 单位。在广州开发区,工厂拥有 2 个生产基地,总面积达 25 万平方米,年生产能力达 50 亿元,是华南地区专业研发制造 500kV、220kV、110kV、35kV 及以下交联电力电缆、低压电线电缆以及预分支电缆、辐照电缆、金属护套矿物绝缘电缆等各类特种电缆的大型企业。
云南普洱茶光互补72MW
在彩云之南的普洱大地,一座规模达 72MW 的茶光互补项目正熠熠生辉。这片项目场地坐落于广袤的茶园之中,绵延起伏的山坡上,茶树层层叠叠,似绿色的波浪。而在这绿意之上,一排排光伏板整齐排列,在阳光的亲吻下闪烁着科技的光芒。光伏板采用了大间距、高支架以及组件单排布置的创新设计。如此一来,既能让充足的阳光照射到光伏板上,将光能高效转化为电能,每年预计可向电网输送大量清洁电能,助力普洱能源结构的绿色低碳转型;又能巧妙地为下方的茶树营造出适宜的生长环境。光伏板有效减少了直射光,增加了散射光,减少了茶园水分蒸发,提升了空气湿度,完全契合茶树喜光怕晒、喜暖怕寒、喜湿怕涝、喜漫射光的生长习性。经科研团队初步跟踪,光伏板下生长的茶叶叶绿素含量更高,氮代谢加速使得茶氨酸含量增加,茶叶鲜叶口感更鲜。在项目建设期间,严格把控质量与安全大关,引入先进的光伏发电技术和智能高效管理系统,保障了发电效率与运行稳定性。从高空俯瞰,光伏板与茶园相互交织,构成一幅独特而和谐的生态画卷,真正实现了 “板上发电、板下种茶” 的绿色经济新模式,让生态与产业和谐共生,也为普洱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
国电投山东诸城义和车桥朱解厂4.88MW
国电投山东诸城市义和车桥朱解厂4.88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是新能源与工业场景深度融合的典型实践。该项目依托义和车桥朱解厂的厂房屋顶空间,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光照资源,装机容量达到4.88MWkWp,既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复用,又为企业注入了清洁电力动能。从项目背景来看,义和车桥作为行业内的重要企业,生产过程中对电力需求稳定,而分布式光伏的引入,能够让企业在用电端直接消纳部分绿电,有效降低对传统电网的依赖,同时契合国家 “双碳” 战略下节能减排的发展要求。国电投作为国内领先的能源企业,凭借在光伏领域的技术积累和项目经验,为该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从前期的屋顶勘测、方案设计,到后期的设备选型、施工建设,都展现了专业的一体化服务能力。
广东揭阳资深学校车棚120kW
在广东揭阳惠来县靖海镇资深村,资深学校的车棚不仅是为师生提供车辆停放的场所,更是一个具有创新性和环保意义的 120kW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所在地。从外观上看,车棚的设计简洁而实用,采用了坚固耐用的钢结构作为支撑框架,能够承受当地常见的风雨等自然天气的考验。车棚顶部铺设着一块块整齐排列的光伏组件,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这些光伏组件犹如一片片黑色的 “能量板”,源源不断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走近观察,光伏组件采用的是高效单晶硅材质,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能够在有限的面积内实现最大程度的发电效益。每块组件之间紧密连接,通过精心设计的电路系统,将产生的直流电汇聚起来。车棚下方,整齐地划分出了多个停车位,能够满足学校师生的车辆停放需求,同时,车棚的高度也经过了合理设计,既不会给人造成压抑感,又能确保车辆进出的顺畅。
国电投山东诸城义和车桥总厂2.62kWp
国电投山东诸城市义和车桥总厂2.62kWp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是工业与新能源协同发展的又一典型案例。项目依托义和车桥总厂的厂房屋顶资源,以 2.62kWp的装机容量,将阳光转化为清洁电力,实现了工业空间的绿色赋能。作为车桥制造领域的重要企业,义和车桥总厂生产过程中电力消耗稳定,而分布式光伏的接入,构建起 “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的能源模式,既满足了厂区部分生产用电需求,降低了传统能源消耗带来的成本压力,又减少了碳排放,契合国家 “双碳” 目标下的绿色发展导向。国电投凭借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与经验,从前期的屋顶承重评估、光伏系统设计,到后期的设备安装、并网调试,全程提供专业支持,确保项目与厂区生产节奏有序衔接,最小化对日常运营的影响。
广东惠州碧桂园山河城8.4kW
在广东惠州的惠阳经济开发区,碧桂园山河城宛如一颗璀璨明珠闪耀。其 8.4kW 相关设施,融入到这个超大规模社区的方方面面。碧桂园山河城历经十余年匠心雕琢,占地约 220.3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 130 万平方米,是约 1860 亩的绿色生态大盘,如今已成为约 7700 户业主的共同选择,常住人口达 2000 户 。项目周边交通便捷,距惠大高速永和出口约 5 公里,惠州南站约 16 公里,惠州机场约 25 公里,社区交通中心每日有 3 线 12 班次楼巴车往返深圳罗湖、福田、龙岗,轻松实现双城生活。这里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教育资源丰富,有惠阳碧桂园幼儿园、惠阳碧桂园小学,步行距离均在 150 米左右,周边还有众多学校环绕。医疗方面,附近有 1 座医院保障居民健康。商业上,社区自带约 3 万㎡星级凤凰酒店,集会议、度假、餐饮、娱乐、商务休闲于一体;全国连锁万田超市和凤凰菜市场,提供新鲜食材与丰富日用品。碧桂园山河城的 8.4kW,或许正助力着社区内众多设施的稳定运行。可能为凤凰俱乐部与凤凰体育馆的多样活动供电,让居民在桌球室、乒乓球室、棋牌室、阅读室、影音室及儿童乐园尽情享受休闲时光;也可能保障着社区医疗中心的正常运转,为业主的健康保驾护航;又或许为社区内的公共照明、电梯运行等贡献力量,让居民的生活舒适又安心 。整个社区住宅容积率仅 1.13,绿化率约 36%,三面环山,旁依沙田河,背靠岐山森林公园,拥有四大优质园林,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让居住在此的人们仿佛与自然相融,在繁华都市旁寻得一片静谧栖息地,而 8.4kW 在背后默默支撑,为这份美好生活添砖加瓦 。
山东济南元首针织5.04MW
济南元首针织5.04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是传统制造业拥抱绿色能源的生动注脚,将纺织工业的生产场景与光伏发电的清洁属性巧妙融合。项目依托元首针织厂区的屋顶空间,以5.04MW的装机容量搭建起分布式光伏系统,让原本承载生产设施的屋顶成为 “阳光发电站”,实现了工业空间的高效复用与能源结构的低碳转型。作为拥有深厚历史积淀的针织企业,元首针织在生产过程中对电力需求持续且稳定,而分布式光伏的引入,构建起 “就近发电、就近消纳” 的能源模式。项目所发的清洁电力直接接入厂区电网,优先满足车间生产、设备运转、办公用电等场景,多余电量则并入公共电网,既降低了企业对传统火电的依赖,有效削减用电成本,又通过清洁能源替代减少碳排放,为企业践行 “双碳” 目标提供了坚实支撑。
山东济南融创文旅7.27MW
济南融创文旅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是新能源与文旅产业创新融合的亮眼实践,为这片集娱乐、休闲、商业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注入了绿色活力。项目依托融创文旅城内的屋顶空间 —— 包括商场、酒店、场馆等建筑的顶部区域,巧妙布局光伏组件,将阳光转化为清洁电力,实现了文旅场景下能源的可持续供给。作为人流密集、业态丰富的大型文旅地标,济南融创文旅城日常运营中对电力需求多元且稳定,从游乐设施运转、场馆照明到商业店铺用电,都离不开持续的能源支持。分布式光伏的引入,构建起 “就地发电、就近使用” 的模式,所发绿电优先满足文旅城内的各类用电需求,多余电量则并入公共电网,既降低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有效控制运营成本,又通过减少碳排放,为文旅城打造 “绿色文旅” 品牌形象增添了核心竞争力。
广东深圳创维4MW
深圳创维 4MW 项目通常是指深圳石岩创维工业园 4MW 屋顶太阳能发电项目。该项目于 2014 年 12 月底开工,由广东太阳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安装。项目利用创维工业园 6 万多平方米的水泥屋顶,安装了 255Wp 多晶硅组件共 15660 块,总装机容量达 3.992MWp,接近 4MW。其并网方式采用 10KV 并网,所发电量主要供厂区生产使用,富余电量则并入电网。
广东江门朝扬1.2MW
江门朝扬 1.2MW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是中小型工业企业拥抱绿色能源的典型实践,为当地制造业的低碳转型注入了鲜活动力。项目依托江门朝扬厂区的屋顶空间,以 1.2MW 的装机容量搭建起分布式光伏系统,将原本闲置的屋顶资源转化为 “绿色发电站”,实现了工业空间的高效利用与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作为专注于自身领域生产的企业,江门朝扬在日常运营中对电力有着持续且稳定的需求,而分布式光伏的引入,构建起 “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的能源模式。项目所发的清洁电力优先满足厂区的生产设备运转、办公用电等需求,多余电量则并入公共电网,既有效降低了企业对传统电网的依赖,削减了用电成本,又通过清洁能源替代减少了碳排放,让企业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广东中山领先1.5MW
中山领先 1.5MW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是当地制造业与清洁能源融合发展的鲜活案例,为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该项目依托中山领先厂区的屋顶资源,以 1.5MW 的装机容量,将闲置的屋顶空间转化为高效的 “阳光发电场”,实现了工业场地的二次价值开发。作为专注于自身领域生产的企业,中山领先在日常运营中对电力有着持续需求,分布式光伏的引入恰好契合了这一特点。项目采用 “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的模式,所产生的清洁电力优先满足厂区生产设备运转、办公用电等场景,多余电量则并入公共电网,既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用电成本,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又通过清洁能源替代,显著降低了碳排放,践行了企业的环保责任。
江苏南京欣旺达5MW+480kW光储充
5MW 分布式光伏项目于 2025 年 4 月 30 日顺利并网,采用 “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模式,预计 25 年总发电量可达 1.27 亿度,减少碳排放 12.5 万吨,为园区提供了大量的清洁电力,有效降低了园区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广东深圳瀚宇药业506.85kW
深圳瀚宇药业 506.85kW 的能源配置,彰显着企业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的扎实步伐。这一功率规模不仅能为企业的生产研发环节提供稳定的能源支撑,助力其在医药研发与生产领域高效运转,更体现了企业对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践行,为行业绿色转型树立了积极典范。从日常的车间生产到精密的实验设备运行,这 506.85kW 的能源如同坚实的后盾,保障着企业各个环节的有序推进,也为企业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注入了持续动力。
湖南长沙东鹏饮料3.56MW
在 “双碳” 战略的大背景下,长沙东鹏饮料积极响应绿色发展号召,投身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中,长沙东鹏饮料 3560.04kWp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由此应运而生。该项目坐落于长沙东鹏饮料的生产基地,充分利用厂房与仓库的闲置屋顶空间,在总计 [X] 平米的彩钢瓦屋面上,精心安装了大量高效光伏组件。项目秉持 “自发自用为主、余电上网” 的科学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光伏组件将太阳能高效转化为电能,所发电力优先满足东鹏饮料长沙生产基地的日常生产及运营用电需求,从生产线上的设备运转,到办公区域的照明用电等,均有光伏电力的支持。而在电力产生盈余时,则将其并入电网,实现资源的合理再分配。经专业测算,该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均发电量可达 [X] 万度。在其全寿命周期内,累计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 [X] 吨,这不仅为东鹏饮料长沙生产基地大幅降低了用电成本,还极大地减少了企业的碳足迹,为推动当地绿色能源发展、助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贡献了重要力量,彰显了东鹏饮料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坚定决心与积极实践 。
广东汕头粤东海岸农商城10.68MW
广东汕头粤东海岸农商城,不仅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还在能源利用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其 10.68MW 的相关设施为商城的高效运转提供了强大动力支持。从整体规模来看,粤东海岸农商城位于汕头市潮阳区,由潮阳乡贤投资 30 亿元打造,占地面积约 400 亩,规划总建筑面积 71 万平方米。这里交通便利,北临 S14 汕湛高速出入口,南临 324 国道,东临潮揭汕环线高速,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粤东地区重要的农产品流通枢纽。
广东深圳恩达电路1.46MW
在深圳这座创新与科技交织的城市,恩达电路(深圳)有限公司作为行业的重要参与者,以其卓越的制造实力和先进的技术水平,在印制线路板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中,1.46MW 这一关键数据,深刻地反映出恩达电路在能源运用、设备效能等方面的突出表现。恩达电路由香港恩达科技有限公司于 2001 年 12 月投资成立,坐落于深圳市坪山区深圳大工业区恩达路 8 号,其占地面积约 7.0 万㎡,是一家专业生产经营印制线路板的高科技企业,投资总额达 16500 万港元。在这样大规模的厂区内,1.46MW 或许代表着多个层面的关键指标。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