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清远阳山县杜步镇1MW
广东清远阳山县杜步镇 1MW 分布式光伏扶贫电站,坐落于许广高速东侧大路村,毗邻 35kV 大路边变电站 —— 这座为粤北山区 "充电续航" 的电力枢纽,为光伏电能的高效输送提供了坚实支撑。作为阳山县 "联村合站" 光伏扶贫模式的缩影,该电站于 2017 年 6 月并网发电,通过租赁村集体闲置屋顶与荒坡,将 1MW 光伏板化作 "阳光存折",每年为杜步镇 5 个行政村集体增收超 10 万元,直接带动 120 户贫困户年均增收 3200 元,创造了 "荒山不长草,发电助温饱" 的振兴样本。项目创新采用 "异地借光 + 精准分配" 机制:在土地资源紧张的杜步镇区,通过跨村流转大路村 15 亩低效园地建设电站,发电收益按各村贫困人口比例动态分配,破解了 "有光无地、有地无光" 的困局。技术层面选用当时先进的热浸镀锌支架与单晶组件,配合变电站智能配网系统,实现年均 110 万度发电量,相当于年减碳 1050 吨。更值得关注的是,电站运维优先聘用本地脱贫户,培育出 6 名持证光伏管护员,形成 "建设 - 运维 - 收益" 的闭环造血链。随着阳山 "光伏 + 建筑" 战略推进,杜步镇工业园 2023 年新增的联合精密 4.5MW 屋顶光伏项目,与早年的 1MW 扶贫电站形成 "工农互补":工业厂房的工商业光伏年省电费超 40 万元,反哺乡村公益;农宅屋顶的分布式电站则通过 "自发自用 + 余电上网",让农户年均增收 800 元。截至 2025 年,杜步镇域内光伏装机已达 6.8MW,覆盖 12 个行政村,昔日的风电重镇(旗山风电场年发电 1.1 亿度)正蝶变为 "风光互补" 的绿色能源走廊。这片毗邻高速的光伏矩阵,不仅是阳山 "百千万工程" 的微缩实践,更见证着粤北山区从 "输血式扶贫" 到 "造血式振兴" 的跨越 —— 当 1MW 的阳光穿透硅片,点亮的不仅是山村民居的灯火,更是乡村振兴的希望之光。
广东清远阳山县杜步镇1MW
2025 - 07 - 24
广东清远阳山县杜步镇 1MW 分布式光伏扶贫电站,坐落于许广高速东侧大路村,毗邻 35kV 大路边变电站 —— 这座为粤北山区 "充电续航" 的电力枢纽,为光伏电能的高效输送提供了坚实支撑。作为阳山县 "联村合站" 光伏扶贫模式的缩影,该电站于 2017 年 6 月并网发电,通过租赁村集体闲置屋顶与荒坡,将 1MW 光伏板化作 "阳光存折",每年为杜步镇 5 个行政村集体增收超 10 万元,直接带动 120 户贫困户年均增收 3200 元,创造了 "荒山不长草,发电助温饱" 的振兴样本。
项目创新采用 "异地借光 + 精准分配" 机制:在土地资源紧张的杜步镇区,通过跨村流转大路村 15 亩低效园地建设电站,发电收益按各村贫困人口比例动态分配,破解了 "有光无地、有地无光" 的困局。技术层面选用当时先进的热浸镀锌支架与单晶组件,配合变电站智能配网系统,实现年均 110 万度发电量,相当于年减碳 1050 吨。更值得关注的是,电站运维优先聘用本地脱贫户,培育出 6 名持证光伏管护员,形成 "建设 - 运维 - 收益" 的闭环造血链。
随着阳山 "光伏 + 建筑" 战略推进,杜步镇工业园 2023 年新增的联合精密 4.5MW 屋顶光伏项目,与早年的 1MW 扶贫电站形成 "工农互补":工业厂房的工商业光伏年省电费超 40 万元,反哺乡村公益;农宅屋顶的分布式电站则通过 "自发自用 + 余电上网",让农户年均增收 800 元。截至 2025 年,杜步镇域内光伏装机已达 6.8MW,覆盖 12 个行政村,昔日的风电重镇(旗山风电场年发电 1.1 亿度)正蝶变为 "风光互补" 的绿色能源走廊。
这片毗邻高速的光伏矩阵,不仅是阳山 "百千万工程" 的微缩实践,更见证着粤北山区从 "输血式扶贫" 到 "造血式振兴" 的跨越 —— 当 1MW 的阳光穿透硅片,点亮的不仅是山村民居的灯火,更是乡村振兴的希望之光。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